胶片的成像最小单位是银盐晶体颗粒,尺度大约几个到几十个微米,微观上并不是无限细分的。银盐晶体在成像时还会形成团簇排列的二级结构,进一步降低了有效分辨率。现代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像素尺寸已经到达了同样的量级,所以就算在理论上胶片都未必再有什么分辨率优势。
实践中胶片成像之后还要经过显影-定影操作,和印放过程,有效分辨率和信噪比还要进一步打折,经验估计,普通135胶片的有效分辨率大约相当于300-500万像素的数码照片;用最细颗粒的低感胶片,顶级的镜头,最精密的暗房流程,能得到相当于1000万像素,甚至接近2000万像素的水平。现代主流135全画幅数码相机的像素数已经超越了这个水平,高像素的135数码相机已经达到了半亿像素水平,所以单纯论分辨率,同尺寸胶片已经不再有什么优势。
但是!胶片仍然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是便宜。剪裁大幅面的胶片,和剪裁大幅面的硅晶圆技术难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中画幅胶片比中画幅数码要廉价的多,大画幅下胶片仍然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对摄影爱好者来说,“底大一级压死人”的规律在这里仍然适用;你可以用很便宜的相对价格入手幅面比数码大很多的胶片设备,然后用大的多的幅面来抵消乃至完全压倒数码相机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优势。还是给出经验估计:6x7至6x9的中画幅胶片在比较理想的工作流程下可以输出3000万至5000万像素水平的有效分辨率,相当于目前主流135高像素数码相机,而设备价格往往相对低一些(不太考虑单张照片成本的情况下);4x5大画幅、8x10大画幅的有效分辨率,则可能要中画幅数码后背才能匹敌,设备价格大家可以自行去查。如果你不是日产照片上千张的快门工,而是对自己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视的摄影爱好者,也许胶片反而是性价比更高的方案,当然,得选便宜大碗的那种。
现在有比徕卡技术水平更高的相机公司吗?
相机发展至今,其实进步并不算太巨大,比如镜头,镜头的光学结构已经很久都没有更新了,而徕卡则是光学研究的比较透彻,所以从光学上来说,徕卡的技术还是非常牛的,不是你想把产品卖贵就能卖贵的,还是得有真本事。但是光学这个东西很奇妙,并且要和市场进行结合,徕卡可以把镜头卖到好几万一只,但是佳能和尼康就不行,但是并不代表佳能和尼康就造不出来。
到了现在, 体育 赛场上佳能和尼康的大炮到处都是,但是这种大炮你不能和徕卡比,徕卡有徕卡的玩法,佳能有佳能的玩法,两个都是为了记录影像,但是作用不同,合适的机器干合适的事情。
任何一家存活下来的厂商都有自己独特的秘诀,你觉得徕卡落后,徕卡就真的落后吗?你觉得佳能先进,有些地方真的不如徕卡,要不然华为为什么选择与徕卡合作?不选佳能?为什么习惯了佳能和尼康的人还梦想拥有一台徕卡相机?
所以,技术水平要和市场相结合,这和品牌定位有很大关系。徕卡已经不仅仅是一台相机了。
玩相机的老司机和器材党大都对卡尔・蔡司和徕卡两家德国企业比较熟悉,数码时代前者虽不再生产Contax那种相机机身,后者依旧制造高端的中画幅和全画幅相机。但论光学技术同为德国企业的Carl・Zeiss(卡尔・蔡司)迄今在这一领域是全球公认无人超越的。卡尔・蔡司35mm镜头现由日本确善能(COSINA)代工,以前用德国肖特玻璃(SCHOTT),现主要采用日本保谷(HOYA)的玻璃原料来加工普通民用镜头供SONY ZA系列,或作为ZE、ZF等副厂镜头提供给消费者使用。除非是需要非常特殊的装配和校正工艺蔡司公司才放在德国原厂制造。举个例子,超广角镜头的设计难度大于广角镜头的设计难度,更远大于标准镜头,因为超广角易导致严重的畸变成像,所以厂商通常以镜片来加以校正。一般而言,20mm以下的超广角用多片甚至十几片镜片校正畸变的成像是常事,但蔡司的Hologon镜头却仅用3片镜片就达到了校正畸变成像的水平,这不能不说是全球顶尖的光学技术。比如,蔡司向徕卡提供的15mm f/8的Hologon镜头,蔡司向瑞典哈苏提供的300mm f/2.8 SA镜头,中东某石油富豪向蔡司公司专门定制的8位数价格的天价高品质镜头(有兴趣的度娘),蔡司为美国NASA登月及多个太空项目提供的光学仪器,好莱坞向蔡司定制的那些成像品质具有超凡脱俗的德味儿电影镜头(比如,《指环王》里用到的上百支不同规格的蔡司镜头)等等,都充分说明了卡尔・蔡司在全球光学领域的顶级水准。
现在的徕卡P都不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除了M系列,机身设计制作都是由松下完成,镜头自从加入L卡口联盟,也变成适马换壳。而徕卡的m系列。完全不能适应现在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和摄影。等它对焦对上,别人都拍完进下一轮了。
如果把莱卡的相机镜头,换一个logo恐怕根本不会有人去考虑。
要看什么,是cmos,还是镜头,还是宽容度,还是传感器。能相比的就是蔡司光学,索尼的传感器,尼康的追焦连拍。更高一层的就是中画幅哈苏,大画幅仙娜等,不是一个级别了。徕卡在人文风光做的很好,但是他的竞争力不强,毕竟它没有的现在索尼一些厂家都能慢慢做到。徕卡现在很大一部分追捧的是他的胶片机,徕卡需要加快研发,新技术才有大的市场。
徕卡是奢侈品没错,技术水平最高?玄学吧?一些特殊的技术我不懂,浅显的分析一下,镜头光学设计可以在计算机预演,设计镜头专业领域不会太难,有不尽人意的是妥协的结果,镜片加工纳米级都有,实现设计要求在一流厂商不是难事,有好有坏是成本问题,镀膜技术高低,应该是精度问题,能实现纳米镀膜的,都不差,拥有这些技术的世界级工厂不止徕卡吧?然后,电子技术,徕卡不行吧?算持平可以吗?数码相机核心是电子技术,徕卡这方面也没优势吧?那为什么徕卡还这么牛?贵!身份的象征!所谓德味,个人认为是偏色,因为是徕卡,再加上色彩是玄学[what]很多时候人们会故意调偏!还挺好看。
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个问题,要看相机的功能,对焦速度,莱卡不行,连拍速度莱卡不行,凡事涉及电子方面莱卡都落后于于多数日本相机厂家,莱卡的长项在于机械和镜头。你没有看见谁拿一台莱卡去奥运会拍摄吧?
。莱卡的长项在于机械和镜
莱卡成为摄影圈里不少人心目中的“圣机”,可不是因为什么技术,而是其高高在上的身价!正因为其身价不是大多数人能接近的,所以成为了神机!跟技术无关,相反,进入数码时代以后,莱卡的很多数字技术和电子技术是救其于水火之中的合作伙伴--松下!松下需要莱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神圣形象”来提升自己的家用摄影摄像产品在消费市场中地位,莱卡需要的是资金,技术来维持自己不死!
现在在数码时代,所谓的最核心技术不再是是相机硬件机身机械部件的制造技术,也不是镜头的制造技术,二十传感器与处理器的制造能力,可以说现在的相机厂家比的就是这两种东西,这也是索尼这些年崛起的关键,索尼的传感器技术从相机到手机领域已经基本属于垄断地位。而德国等老牌欧美厂家虽然机械和镜头设计制造工艺精良,但是在数码核心基础上已经落后于小日本,镜头算然依旧很棒,但富士尼康佳能的高端镜头也不差,其实包括我国的镜头技术也不差,最大的差别就是在镀膜技术上,我国的光学技术方面本来也是比较强的地方。以前的凤凰海鸥之类其实有不少好产品。只是到了数码摄影时代,ccd 和cmos这种传感器技术实在不是好办的,日本公司的垄断性太强。而莱卡目前看来主要是剑走偏锋,走的是奢侈品路线,就像LV包一样,实用功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属性。虽然叫“德味儿”这种东西很多人还是很喜欢吧,但是莱卡哈苏们已经越来越远离普通的消费市场。
我个人觉得莱卡最成功的莫过于把自己定位成了高端奢侈品,相机直出的照片那顶的过强大的后期处理技术,莱卡在也是一个照相的机器,当然我个人也非常希望有台莱卡前提是生活水平跟的上,我不可能举家之力搞一台莱卡吧!扯的有点儿远了,莱卡就是有钱人的玩意儿。纯属个人愚见。
其实现代数码相机的核心技术是掌握在日本生产公司手里,无论哈苏、徕卡、蔡司等老牌相机公司没任何优势可言。